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師應黄大仙嗇色園邀請,擔任「道教文化暨傳承班」客座教授,導讀《心經》。 人間社記者陳惠玲攝
圖說:學員專心上課。 人間社記者陳惠玲攝
圖說:學員踴躍提問。 人間社記者陳惠玲攝《心經》導讀 黃大仙嗇色園探佛法智慧
2025-02-18
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應黄大仙嗇色園監院李耀輝道長邀請,擔任「道教文化暨傳承班」客座教授,2月16日為「新晉會員入會文化班」暨「黃大仙信俗文化傳承班」90位道長講授《心經》導讀。
永富法師指出,學佛就是要學習覺悟,並從《心經》的背景地位、核心思想、般若與世間智慧的不同、實踐與利益、影響與流傳五個面向探討,從而得出結論,《心經》是一部幫助我們覺悟及回歸自己生命本源的經典。《心經》的核心智慧「般若空性」教導我們,世間一切事物的本質是不停的遷流與變化(無常),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無自性)。
永富法師進一步說明,透過這份洞察,能減少對人事物的執著,從而化解壓力、改善人際關係,並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真正活在當下,實現生命教育的核心價值。
學員就「存在主義」與佛教的教義的關聯提問,永富法師表示,存在主義和佛教都指向對生命意義的深度探索,前者強調個體自由與責任,後者則以「無我」為核心,超越個體的執著。永富法師指出「縮小自我,以完成更大的我」,透過放下「小我」,體悟生命的本源,並在更廣大的慈悲與智慧中實現真正的自我價值,巧妙地融合兩者的思想精髓。
行政總裁陳焜道長讚歎永富法師以生活化、貼地氣的方式講授《心經》導讀,讓人感受到佛法的實用性,也讓大家從中體會到生命的智慧與力量。
永富法師以《心經》抄經本與學員結緣,讓學員隨著抄經的實踐延續到生活之中。從理論轉化為實踐,不僅讓學員更貼近佛教文化,也讓佛法的智慧能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生根發芽。
永富法師指出,學佛就是要學習覺悟,並從《心經》的背景地位、核心思想、般若與世間智慧的不同、實踐與利益、影響與流傳五個面向探討,從而得出結論,《心經》是一部幫助我們覺悟及回歸自己生命本源的經典。《心經》的核心智慧「般若空性」教導我們,世間一切事物的本質是不停的遷流與變化(無常),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無自性)。
永富法師進一步說明,透過這份洞察,能減少對人事物的執著,從而化解壓力、改善人際關係,並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真正活在當下,實現生命教育的核心價值。
學員就「存在主義」與佛教的教義的關聯提問,永富法師表示,存在主義和佛教都指向對生命意義的深度探索,前者強調個體自由與責任,後者則以「無我」為核心,超越個體的執著。永富法師指出「縮小自我,以完成更大的我」,透過放下「小我」,體悟生命的本源,並在更廣大的慈悲與智慧中實現真正的自我價值,巧妙地融合兩者的思想精髓。
行政總裁陳焜道長讚歎永富法師以生活化、貼地氣的方式講授《心經》導讀,讓人感受到佛法的實用性,也讓大家從中體會到生命的智慧與力量。
永富法師以《心經》抄經本與學員結緣,讓學員隨著抄經的實踐延續到生活之中。從理論轉化為實踐,不僅讓學員更貼近佛教文化,也讓佛法的智慧能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生根發芽。
最新消息
紐約道場心靈講座 曲全立談創作與初心
2025-11-15聖麥可預備學校師生參訪香雲寺 體驗佛教文化
2025-11-15紐約道場出席跨宗教交流 共話「生命的禮物」
2025-11-15佛光山出席安寧療護紀念會 分享佛法智慧與慈悲理念
2025-11-15紐澤西佛光人歲末送暖 關懷當地弱勢家庭
2025-11-15柏林佛光山大腦與人生講座 洪蘭巧答生命智慧
2025-11-15勝鬘書院參學多倫多佛光山 探索人間佛教本土化歷程
2025-11-15攜手社區行善 達拉斯佛光人關懷家庭暴力受害者
2025-11-15第四屆礁溪鄉鄉長盃拉密大賽 熱鬧展開
2025-11-15佛光紐西蘭南島書院課程圓滿 《壇經》智慧開啟學員心靈之窗
2025-11-15
相
關
消
息







